马原-易混淆知识点和大题总结

易混淆知识点

  1. 社会主义从什么到现实

    • 马克思主义两个最重要的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了现实(科学)
    • 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了现实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 客观条件(社会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主观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 马克思主义的

    • 基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 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理论
    • 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原这边是这个,毛概那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根本观点:实事求是
    • 基本特征: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
    • 本质属性:人民性
    • 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实践性
    • 生命力在于创新
  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立场和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 内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这种品质是与时俱进的(选择题遇到不能选实事求是,选与时俱进!!!)
  4. 一些错误的观点

    •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形而上学夸大运动,否定静止,诡辩论
    • 只看运动,不看物质,唯心主义只看物质,不谈运动,形而上学
    • 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经验主义、经验论;仅停留在理性认识教条主义、唯理论
    •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定相对性,认为可以穷尽真理教条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定绝对性,认为真理主观随意相对主义(表现为怀疑主义、诡辩论)
  5. 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概述

    •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把握物质
    •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 补充: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
      •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明确指出哲学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6. 哲学派别总结

    •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唯心主义),马哲是科学的
    •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 思维、存在何为第一性

      • 存在在前(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 古典朴素唯物主义
        •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
      • 思维在前(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上帝或者某种精神、意志
        •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意志、精神、感觉
    • 思维、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 具有:可知论(世界可知)
        • 可知论:唯物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这两也是一元论)
      • 不具有:不可知论(世界不可知,或思维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本质)
        • 不可知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二元论:物质和意识都是本源)
    • 总结图

      image-20231231105030314
  7. 比较辩证(思辨与实证相统一)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 如何看待问题

      • 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发展、全面看待问题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孤立、静止、片面看待问题
    2. 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是否承认矛盾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普遍存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矛盾,认为事物发展是因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3.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其他局限

      •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看不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作用

      • 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同一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符合客观实际,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4. 扩展:马哲与其他哲学的联系和区别总结

      image-20231231151534555
  8. 意识:人脑特殊的机能和属性生理属性),是对客观物质的主观反映社会属性),因此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9.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0.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 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改革
    •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 tips:选择题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拆开就两个矛盾一起选,拆开了就优先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为根本的矛盾
      • 生产力最基本的动力因素,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注意这个最终的意义)
        •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也可以答物质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
        • 社会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有区别的!!!
    • 重要动力: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 马克思说

        •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 关于科学技术的易错点

        • 生产发展中或者生产劳动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这句话是正确的)
        • 社会历史发展中,科学技术永远不是根本动力,只是一个重要动力
    •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11. 物质的一些属性

    • 根本(固有)属性:运动

    • 唯一属性:客观实在性

  12. 量变引起质变

    • 两种方式

      • 一种是事物数量上的增减会引起质变

      • 一种是事物内部结构排列次序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 度: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界限(这个量的含义除了数量还可以包含结构之类的)

  13. 一些特性

    • 联系:客观、普遍、多样、条件性

    • 价值:主体、客观、多维、社会历史性

  14. 两个本质区分

    • 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5. 关于唯物辩证法

    • 地位: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
    • 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联系特征:客观、普遍、多样、条件)和发展的观点

    • 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 唯物辩证法中的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

    • 矛盾问题的精髓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 事物发展的方向:向对立面转化

  16. 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联系与发展五大环节

    • 原因与结果

    • 必然与偶然

    • 可能与现实

    • 现象与本质

    • 内容与形式

  17. 辩证思维主要方法

    • 归纳与演绎

    • 分析与综合

    • 抽象到具体

    •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18. 一些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19. 关于实践

    • 基本结构:主体、客体、中介

      •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实践关系(最根本)、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 基本结构历史地变化发展,主要表现: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 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现在还有一个虚拟实践

  20. 认识的本质两条路线

    • 一切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二者的共同观点

    • 唯物主义反映论

      • 二者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 分为: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
        • 旧唯物主义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收外界对象,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作用,因此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
        •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仍然来源于社会实践(是感性认识经过加工后的结果)
        • 二者的根本区别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源和流的关系
    • 唯心主义先验论

  21.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23. 社会形态

    • 定义: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 特点:全面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历史的

    • 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

      • 统一性和多样性
      • 更替的必然性和人民的历史选择性
      • 前进性和曲折性
  24. 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常见的正确和错误说法

    命题正误
    人人参与历史
    人人创造历史错(人民群众的性质是先进的,不包含起阻碍作用的人)
    人人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人物创造历史错(英雄史观)
    勇敢者创造历史对(习大大原话)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错(英雄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格局
    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错(可以加速或者减缓,不能改变)
  25.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的感觉的反映特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题干没说全…,原话是: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样就看得懂了
  26.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 社会分工
    •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7.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

    • 小商品经济分化
    • 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通过不断竞争,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28. 马克思对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三种划分

    • 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是否增殖(产生剩余价值
    • 固定资本,流通资本:资本的周转方式(是否需要源源补充
    • 货币资本(购买过程),生产资本(生产过程),商品资本(售卖过程):在资本循环执行的不同职能
      • 三者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
  29. 不同环境下竞争的结果

    • 同一个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 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30. 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流动、潜在、停滞的过剩人口

  31.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有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32.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3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 不是绝对过剩,是对人民消费能力的相对过剩,不是对人民生活正常需求的绝对过剩
    • 意思是生产的可能没超过人民生活正常需求的数量,但是人民就是买不起
    •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34.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

    • 对内:政治统治,社会管理
    • 对外:国际交往,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大题

导论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学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 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 人类社会仍需马克思主义指引

  3. 当代青年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阐述

    • 内容:
      • 世界统一于物质
      • 物质统一性原理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 多样性的统一
    • 意识统一于物质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存在
      • 意识是人脑特殊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 意识的能动性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为前提
    • 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物质性的活动
      •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 如何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 地位: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前提

    • 两方面

      •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性
    •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个前提和条件

      • 从实际出发是前提

      • 实践是根本途径

      • 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3.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物质观)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考过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四点意义

      •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 意识的能动作用考过

    •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 意识具有创造性

    •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

    •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还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5.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 同一性的作用
      •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 使事物双方各自汲取有利因素
      • 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 斗争性的作用
      • 促使双方力量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 一种矛盾体向另一种矛盾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新的矛盾统一体诞生,旧事物发展成为新事物
    • 二者的辩证关系
      • 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和基础寓于同一性中
      •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6.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考过

    • 选择题知识点: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

    • 四点

      •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必要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中产生,旧事物在否定中灭亡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

  7. 关于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 概念

      •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不同

      •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第二章

  1.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性标准
  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

    • 实践 到 认识 到 实践;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辩证运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过程
    • 该辩证运动过程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 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考过

    •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4. 认识两次飞跃的基本条件

    1. 第一次,实践到认识
      •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 获取丰富和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
      • 经过理性思考,将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2. 第二次,认识到实践(更重要的一次飞跃)
      • 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法、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
      • 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让理论发挥指导作用,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 绝对性:主客观的统一性,发展的无限性
      •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对人类而言,认识客观世界的每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 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认识是有限度
      • 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阶段、某部分的认识,认识的广度是有限度的,认识有待扩展
      • 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对象某方面、某程度的认识,认识的深度是有限度的,认识有待深化
    • 辩证关系
      •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种不同属性
      • 相互依存
        • 人们的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的,因此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在这个范围和条件内,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这时候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中
        • 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绝对性
      •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 选择题知识点补充
      • 真理的客观性(本质属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 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同一条件下对特定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6.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 确定性(绝对性):除了这个标准外,再没有其他标准
    • 不确定性(相对性)
      • 任何实践都会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
      • 任何实践都会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绝对、永恒、一劳永逸的验证
  7.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 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
    • 实践活动受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制约,任何实践都是二者的统一,是规律性目的性的统一
      • 真理尺度:人们必须遵循真理,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 价值尺度:人们还需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体现了目的性
    •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8. 为什么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从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来回答)
    • 从真理的本性
      •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性在于主客观相符合,只有作为主客观联系桥梁的实践才能检验其唯一标准
    • 从实践的特点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主观应用到客观上去,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三章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 基本要素
        • 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 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 辩证关系
      •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化
      • 生产关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
    • 选择题知识点补充
      • 生产工具: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客观依据
      • 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即第一生产力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经济基础: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措施
      • 分为
        •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 二者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且制约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 政治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核心是国家政权
      • 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 辩证关系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 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以及方向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集中表现为经济基础服务(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两大点 + 分别三小点)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会跟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相应地或迟或早的进行变化和发展
    •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4. 社会形态更替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 多样性和统一性
    • 必然性和社会历史性
    • 前进性和曲折性
  5. 文化的作用(考过

    • 为社会发展提供
      • 思想保证
      • 精神动力
      • 凝聚力量
      • 智力支持
    • 选择题知识点补充
      •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6.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 创造社会物质财富
      • 创造社会精神财富
      •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格局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包括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条件
  7. 为什么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
    • 决定了社会性质、面貌和结构,制约人们的经济、文化等全部社会生活
    • 决定了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8. 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材料题考过

    •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 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 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
    •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 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条件
    •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 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四章

  1. 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关系
    • 使用价值: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社会属性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也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
    • 对立性: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 统一性:二者缺一不可
      • 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付出再多的劳动,也没有价值
      • 一个物品如果只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以交换为目的也没有价值
  2. 劳动二重性理论以及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对立统一)
    •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 抽象劳动: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 两者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 对立性:两者反应的是劳动的不同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 统一性:二者是同一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
  3. 价值规律的作用
    • 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 积极作用
      • 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
      • 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 消极作用
      •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 阻碍技术进步
  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 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基础
    • 揭示了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有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5.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表现(考过)(与一般商品是不同的)
    • 三点
      • 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家属生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 接收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 补充: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并且这个新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这样转化为了资本
  6.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 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科学)
    •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使用搜索:必应百度